为激发广大青年们的奋斗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承制的四川省大学生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于9月22日20:00在四川教育发布等平台播出,我校组织全体师生通过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四川教育发布、川教之声、四川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易班网等网络平台观看学习了本次“开学第一课”。
本次四川省教育厅举办的四川省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以“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主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内容主干,带领同学们在回顾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的重要指示的同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新时代社会主义青年精神,以“田间稻香”、“三苏初心 ”、“远大前程”、“国之大者”为四大模块,准确地为同学们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指示的纲要。
节目共分为“田间稻香”“三苏初心”“远大前程”“国之大者”四个篇章。在“田间稻香”篇章中,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马均教授为我们讲述了总书记深入眉山东坡区永丰村水稻试验田考察,了解水稻新品种、关心水稻耕种的情况。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考察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的主要农区,党中央也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从吃得饱走向吃得好。因此,保证耕地红线,发展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有志青年,努力学好专业技术,致力于解决农业方面“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将饭碗牢牢掌握在咱们中国人自己手中。
第二个篇章是“三苏初心”,节目邀请到了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的刘俞廷老师为我们进行讲解,老师从三苏的成就出发,讲述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形成的家风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风家教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滴水见太阳”从三苏祠就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古及今,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离不开每一个家庭在家风家教上面的努力,家风家教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也离不开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前行的精神动力。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第三个篇章是“远大前程”,该篇章与我们今后的就业息息相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系着国家经济运行的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总书记称它为“永恒的课题”,党中央也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勤奋务实,一步步成长为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实干性人才,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最后一个篇章为“国之大者”,粮食安全、文化自信、就业问题无一不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所关心的“国之大者”。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中,享受着祖国强大所带来的便利,因此我们也应积极进取,刻苦锤炼本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此次教育活动,不光由嘉宾为同学们进行专业的指引,还有学生代表从同学们的角度出发,以青春的眼光,青春的色彩,帮助同学们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的重要指示思想,为同学们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青年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通过本次四川省大学生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在深刻地学习中将会彻底领悟并实行,努力奋斗,不负青春韶华,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增添青春的色彩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