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大学生心理委员是21世纪初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全国的大学和中学已普遍设立心理委员,其作用也在逐渐增强!1994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是国家政策中首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文件,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短缺的实际情况。
进入21世纪后,高校开始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协助学校和老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11月6日晚20:30吉利学院学生心理委员培训会在明德楼116教室成功开展。
那么,大学生心理委员需要做些什么呢?
二 、阳素萍老师指导
学工部阳素萍老师
学工部阳素萍老师认为大学生心理委员只有职责明确,身份定位清晰,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心理健康理念和高校工作特点出发,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职责如下:
一是作为“信息传递员”。大学生心理委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份子,与同学朝夕相处,能够清楚了解同学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是学校和指导员老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动态不可或缺的“源”素。
二是成为“心灵网络工程师”。心理委员的职责就是上传下达,保证信息畅通,成为学校、指导员、学生三维立体信息平台中的关键节点,及时将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政策、指导员的要求传递给班级同学;同时将学生对上级方针、政策的态度、想法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指导员,使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心态和合理述求。在承上启下的过程中取得同学的信任,化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三是充当“朋辈心理辅导师”。相近的年龄、相似的经历、相同的生活环境使得大学生心理委员更容易走近大学生心里,成为倾听者,帮助同学及时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职责决定了其心理引导员的定位与作用,于无声处传达出心灵引导的力量!
三、负责人发言
“心联”心教部负责人:赵航 陈佩遥
大学生心理健康联合会心教部负责人赵航、陈佩瑶给心理委员介绍了部门与其他沟通交流方式。希望大家不仅对班上的同学多多照顾一下,也要对同校的同学们多多关照一下。在今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身边同学朋友们的心理思想出现了偏差,请及时联系我们,以备不急之需。
至此为了方便大家的细致交流,我们设立了独特的交流热线让我们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法;并且期盼大家来到吉利学院都能成为温馨和谐有爱的一家人!
四、周旭老师分享
心理咨询中心 周旭老师
周旭老师为心理委员培训课程,详细讲述了以下四点:
一、学生心理委员制度的概念、意义:朋辈心理辅导(peer psychological):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可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班级心理委员由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直接带领工作;同时接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指导和管理。
二、工作原则和职责:遵守心理助人的伦理道德、尊重当事人、严格保密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渡人先先渡已、活动重在“组织”、谈心重在“倾听”、咨询重在“推荐”、干预重在“报告”,不是直接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发现、反映或协助解决问题,发挥“桥梁”作用。职责可定位为:自助者、宣传员、组织者、信息员、助人者。
三、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素养与沟通技术: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要说。
四、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同学的帮助:
1、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或专业心理老师报告。
2、确保其安全,带离不安全位置;移除不安全器物。
3、在等待辅导员和专业心理老师到达现场期间,为同学提供物质帮助,如提供饮水、食物或衣物。
4、安静地陪伴、倾听。
五、结语
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等风来,也等你来,让你感到一丝暖意!
欢迎师生朋友们预约心理咨询(俊4-193),如果你有任何心理援助的需求,请一定向心理健康老师求助。我们一定会本着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保密的原则为你提供心理服务,助力你的精彩生活!
愿你能披荆斩棘,活得肆意,亦能遇到了解,收获温柔;也愿你在朝起暮落里,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秋色,与过往握手言和!